
1. 按重量匹配密度梯度
高密度PU海綿(60-80kg/m3)適合作筆記本、攝像機等重設備底層,能分散75%以上的沖擊力;中密度(40-50kg/m3)建議用于手機等中型設備的四周包裹層;關鍵部件區域可疊加3mm厚超軟海綿(25kg/m3)提供額外緩沖。實驗顯示這種分層結構比單一密度方案抗跌落性能提升60%。
2. 定制鏤空包裹法
采用三明治包裹法時,注意兩側預留3-5mm的活動余量。相機鏡頭、電腦散熱孔等區域,用激光切割制作精準鏤空結構,既保證包裹率超過85%,又能維持設備正常散熱。避免整面貼合的「悶包」方式,否則會導致內部濕氣積聚。
3. 定期狀態檢測
PU海綿在使用18個月后,回彈率會下降30%以上。建議每季度進行壓縮測試:將海綿置于40℃環境靜置12小時后,按下5mm深度應在3秒內復原。若出現永久變形超過15%,需及時更換內襯以保證防護效果。
掌握這些技巧,能最大限度發揮PU海綿97%的吸能效率,構建更科學的電子設備防護體系。
以上資訊是五周泡綿小編為您整理編輯,更多關PU海綿的資訊,請持續關注,歡迎隨時來電咨詢:139-1263-3184 伍小姐
轉載請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