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包裝防護領域,珍珠棉內襯作為核心緩沖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響產品的運輸平安。但市場上材質參差不齊,如何避坑?關鍵在于三點:密度、結構和環保性。
材質密度決定防護力
珍珠棉內襯的密度直接影響抗壓性能。低密度材質(≤25kg/m3)易變形,僅適合輕量產品;高密度(≥30kg/m3)具備更強回彈性,可承受精密儀器或重物的沖擊。建議通過按壓測試:好的珍珠棉受壓后應在3秒內恢復原狀。
結構設計決定適配性
定制化珍珠棉內襯需關注切割精度與分層設計。劣質產品常因刀模誤差導致貼合不嚴,建議要求供應商提供3D模型驗證服務。對于電子產品包裝,推薦采用分層復合結構(如EPE+PET膜),防靜電同時提升抗震性。
環保認證避免合規風險
2023年起,歐盟已對發泡材料中的丁烷殘留量實施新規。選購時需確認珍珠棉內襯通過REACH認證,且閉孔結構占比>90%,確保無粉塵污染。優先選擇可循環再造工藝的廠家,降低供應鏈環保風險。
總結:珍珠棉內襯的選購需平衡防護力、適配性和合規性,建議通過密度測試、結構模擬和環保認證三步篩選,避免因材質缺陷造成隱性損失。
以上資訊是五周泡綿小編為您整理編輯,更多關EPE珍珠棉的資訊,請持續關注,歡迎隨時來電咨詢:139-1263-3184 伍小姐
轉載請注明地址:http://wuzhoupaomian.com